• 业界新能源汽车承载我国未来绿色交通使命,任重而道远
    2012-12-25 来源:中国电工技术学会  |  点击率:
    导语2012年10月17日,以“探索与变革——聚焦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征程”为主题的中国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与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拉开帷幕。会上,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指出,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中国应该是世界上新能源汽车潜在需求最大的国家。

      2012年10月17日,以“探索与变革——聚焦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征程”为主题的中国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与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拉开帷幕。会上,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指出,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中国应该是世界上新能源汽车潜在需求最大的国家。

      据统计,全世界有25%至30%的能源消耗来自交通运输,这是仅次于工业和建筑物的第三大能耗领域。2010年,我国全年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1826.47万辆和1806.19万辆,同比增长幅度均在30%以上。我国无疑是世界汽车生产、消费大国,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汽车需求量仍将保持增长势头。

      中国庞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使得燃油消耗量不断上升,预计到2020年,机动车燃油需求将达到石油总消费的59%。但我国石油资源匮乏,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了55%。据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中国石油消费量环比上涨10.3个百分点,至1.98亿吨,在此期间,石油进口量上涨11.3个百分点,至1.07亿吨。

      2011年上半年,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从2010年的55%上涨至55.2%。庞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带来持续增长的石油消费,这加重了我国对石油进口的依赖程度,严重威胁着中国的能源安全,阻碍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尽可能以高效和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能源成为了当务之急。

      同时,汽车界人士普遍认为,没有环保就没有汽车业的未来。随着我国能源需求的不断攀升和自然资源的日益枯竭、中国汽车保有量的节节攀升,城市空气质量不断恶化,人们罹患疾病的几率也越来越高。目前,在中国的大中城市,汽车尾气已经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政府不断颁布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和法规,大力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在国际汽车业逐步达成了共识。近几年来,随着国际油价的不断攀升,多个国家将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既是有效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推动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也是加快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

      截至2011年底,全球各种电动汽车累计销量超过450万辆。其中,日本累计销量超过150万辆,美国累计销售近216万辆,欧洲累计销售超过45万辆。我国的新能源电动汽车技术从20世纪70年代起步,在90年代进入发展期。2008年奥运会和2009年国家发布一系列新能源电动汽车示范推广鼓励政策,推动了新能源电动汽车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热潮。

      实际上,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情况并不容乐观。2011年底,由国家四部委(科技部、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组织针对“节能与新能源车试点工作”的调查中发现,25个“十城千辆”示范城市和6个私人购新系能源汽车的试点城市,合计推广新能源汽车1.6万辆,主要是公用车(公交、出租),私人购买使用极少。

      截至2012年7月,工信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推荐目录》中的公告车型已有400多个品种,但实际能够投放市场且技术性能可靠、示范运行效果明显的产品太少,同时运行使用中的产品还存在很多技术和安全问题。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市场、政策发展不够成熟是主要原因。因此,新能源汽车承载我国未来绿色交通使命,任重而道远。

      近期,上海“新能源车免费上牌最快年底推出”的消息引起广大市民的关注,究竟哪些品牌的汽车会推出新能源车?价格、款式又如何?这些问题都让近期有购车打算的市民十分纠结。同时,据了解,目前市面上的新能源汽车种类并不多,而且售价不菲,充电站太少也是个问题。可见,当前新能源汽车的价格绝对是阻碍市民购买的主要因素。

      而为了扶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美国、日本等国家政策采取减免购置税、消费税、个人所得税等措施,鼓励消费者优先购买包括纯电动汽车在内的新能源汽车。虽然前不久国家有关部门刚刚出台了《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单车的补贴数额也很巨大,但相对于纯电动汽车的实际价格来说,补贴还是比较小的,尤其是相对传统的车型,纯电动汽车在价格上还是处于劣势。此外,此次补贴是针对公共服务领域,并未惠及个人消费者,而就目前中国的汽车消费市场来说,个人消费者才是汽车消费的主力军,且相对于公共部门来说,个人消费者对汽车价格更敏感。

      纯电动汽车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落后也是阻碍市民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一大因素。虽然,近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推广新能源电动车的补贴扶持政策,但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寿命短、充电不方便等,很多有购车计划的市民都对此持观望态度。

      据《华夏时报》报道,目前北京的充电站均不对外开放,除了一个服务于电动公交车充电外,其余全部用于环卫车充电或者闲置中。我国目前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发展现实是:已建的被闲置,待建的还在批量规划。2012年9月,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助理陈峰在电动汽车充放电技术研讨会上表示,未来5年国家电网公司将兴建电动汽车充换电站2900多座、充电桩54万个,这是《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电网智能化规划》中“新建904座充换电站和23.3万个充电桩”规模的两倍多。但现实让我们不得不怀疑,不断扩充的充电站和充电桩能否真正方便市民的出行呢?

      技术发展不够成熟是阻碍新能源电动汽车发展的又一阻碍,电池性能和质量是新能源电动汽车发展的“瓶颈”。相比以往,不断发展的电池性能已有很大提高,而且中国大多数的乘用车都是在城镇行驶,有距离短、速度慢的特点。目前的电池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但是如果要大规模推广及普及新能源电动汽车,目前的电池技术还是不够成熟,比如电池寿命低、时速不够高、不适合长距离运输等,因此还需要改进电池性能,进一步降低成本。

      2012年5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2012年6月,国务院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规划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万辆,到2020年超过500万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还明确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方向和发展目标,但是关于新能源电动汽车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怎样进一步提升电池技术、如何降低新能源车的生产成本、如何实现规模运营等。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曙光已经到来,但道路还很漫长。张相木对此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主要靠企业去选择,让市场来决定,最怕争论到最后一事无成。”

      100年前,内燃机汽车代替了蒸汽机车,人类的交通文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100年后的今天,人类发现,我们不仅需要速度和力量,还需要蓝天下的和谐生活,这便是下一个汽车时代的追求,一个属于新能源汽车的世界,我们翘首以待!(本刊记者 刘星)